回答|共 919 个

困惑ing LV12

发表于 4-7-2015 17:07: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播秋收,人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阶段的风景,给孩子充足时间和养料,让他们茁壮成长,是天才的一样会是天才,而不会因为时间学习的放松,就耽误了所谓的天才。反而,可能因为养料和时间的充足配合,更多的孩子会发掘出本身的特长,可以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芝麻宝宝 LV13

发表于 4-7-2015 17: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无论哪种教育方式和制度,都会有其弊端。
新加坡的这种分流制度,我个人倒还觉得不错。也认为算“因材施教”的一种表现方式。
重要的是,也比较公平。所以我能接受。
至于压力,重要的还是来自父母吧。我觉得。

look5 LV5

发表于 4-7-2015 17: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习应该不是分班带来的产业,中国不分班,中国孩子的补习量不会比新加坡的少吧?补习是家长怕输心态带旺的行业,即使学校的教育再好,再充分足够,怕输的家长还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多学一点,就可以赢过别人。


就我所知,学校并没有在”分班“这个问题上给学生压力,不是家长在旁边念叨,很多孩子不会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
读书就一定会有考试,有考试就一定会有分数的高低,这种竞争,不会因为不分班就不存在了。
家长看淡一些”分班“,对孩子的班级心中有数就好,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多一些正面的鼓励和引导,孩子照旧可以有个轻松愉快的童年。

男人如树 LV15

发表于 4-7-2015 17:4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困惑ing 发表于 4-7-2015 16:23
因材施教,说的很容易,但是有多少个孩子,为了这个因材施教,而过早的用学习取代了玩耍的时间,试问世界 ...

没有人让你给孩子上补习班啊。你完全可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啊。只需从好学校转到一般学校。从好班转到普通班即可。

问题是你要追求最好的。试试看,现在起不要问孩子的成绩。相信晚熟的他总会有大器晚成那一天就好了。

跑道上一声枪响, 其他孩子跑出去了。你或者让孩子赶紧追, 或者告诉孩子"不着急,路还长, 你会超过他们的"。都可以。但是你的想法是
1。抱怨规则, 为什么他们抢跑? 应该大家走完第一圈再跑啊。
2。 不玩了。换一个跑道。西边那组看起来跑得不快。我参加那边那组

feiyue LV13

发表于 4-7-2015 1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都是家长自己太紧张,对小孩期待太高,还有对教育的不正确认识造成的
体制有关系,但是我觉得不是主要的。

我经常举个例子,取消psle,家长就轻松了么?答案肯定不会的

又听一声干鹊 LV10

发表于 4-7-2015 18:38: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是不会累的,家长接送很累。

谦纭 LV16

发表于 4-7-2015 21:18: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太小没有资源的紧迫感和竞争感。

frekiwang LV15

发表于 4-7-2015 23: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1. 绝对不适合孩子(只少是相当一部分孩子)的发展
2. 但是对于这个城市国家的生存来说,这是唯一的选择

理由很简单,像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想要生存,尤其是想要做一个可以保持住发达水平的国家,要有一个很稳定的社会结构。这个国家承受收不了没有精英,也承受不了都是精英。20年前的,由于经济结构需要,新加坡需要10%的精英,于是只有10%的18岁的孩子可以进本地(公立)大学。10年前,经济逐渐转型后,可以承受20%,那公立大学就收20%。目前在低端工作有外劳支持的前提下,政府慢慢开始增加大学数量开始向30%的目标迈进了。

这些都是有计划的,对比祖国,就算90%的人能上大学又如何,出来了不是失业就是在干着和学历不符的工作。新政府就在竭力避免这样悲剧的发生。这个社会上的工作只有30%是需要本科生以上胜任的,那就30%本科生。需要60%poly那就60%poly,需要10%ITE的人做基本工作那就10%ITE,新加坡在这方面是高度计划性的,这也是低失业率和经济能保持稳健发展的关键。你也许喜欢艺术,也许新加坡可以承受0.1%的人成为艺术家,但是如果只能承受0.1%那就绝对不会为0.5%的人提供高等深造的机会,因为这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承受不了这么多人的“自由选择“

总而言之,如果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出发,新加坡的教育制度绝对是缺陷很大的。但是从国家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这个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成功的典范。在这个国家,整个教育系统是为国家服务而不是个人服务的。

点评

我也觉得政府这边对教育的方针是很明确的,不清醒的是一些家长。  发表于 8-7-2015 10:07
对,就是这个道理  发表于 6-7-2015 10:20

谦纭 LV16

发表于 5-7-2015 02: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担心太多了,就算考不上大学还是可以进修文凭的。现代社会不缺少学习资源,关键是想学什么想做什么。读书只是人生的开端。
我一个朋友原本想带孩子来留学,经过一番考察后放弃了,原因是这边的精英教学让竞争来得太早,培养了一群考试机器,不利于孩子的个人成长发展,尤其是男孩子又晚熟。
每次看到那些读书读到眼镜片厚厚的小孩子就觉得可怜,就算进了GEP也没什么意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命中率太高,人生的内容很多,重要的并不是只有起跑线。

又听一声干鹊 LV10

发表于 5-7-2015 11:09: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本地精英教育培养一群考试机器的不过是安慰自己。看看RI、华中两家学生考试科目的音体美,没有拿不出来的。反倒是说人家考试机器的家长想想自己的孩子能拿出来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