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379 个

大排档 LV6

发表于 30-3-2012 17: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ecnmk 发表于 30-3-2012 13:07
谢谢您的建议。

现在带着儿子跟着朋友建议的《Challanging Maths problems made Easy》在做,这本书不错 ...
其实小学的很多题目,都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画图掌握好了,不学代数可能也没啥关系。

代数后来必须要用的,不然PSLE的时候,画图的方法就不好使了。只有在6年级的时候才让他们学,否则,拔苗助长

不过,鉴于他们六年级的课程中,已经在介绍代数,我也会待儿子了解了代数的基本概念以后,再来试着给他讲解一些代数的东西。

不过也有个问题,有时候儿子宁愿信赖他的老师,不愿意信赖、接受我的讲解呢,气得我。。。。





小孩对老师的崇拜是超过家长的,这个好。不畏惧老师的小孩容易出问题。你一定要根据老师的进度,不可以超过。所以,你要花很多的时间,去了解为什么老师这么“笨”、用这种“笨办法”、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把小孩教会。不然,你的超前、很容易搞乱小孩

冏冏有神 LV17

发表于 30-3-2012 18: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大排档 发表于 30-3-2012 17:34
兴奋?我吐!

“所以,你我都是一路货色,不用去说别人。” 谁跟你一路货色?你经常骂人,如果没记错, ...

嗯?断章取义的找茬来了?

我的原话是回 322 楼的:歧视别人是华人的传统。大到地域种族文化,小到身边琐事。所以别去道貌岸然的指着马来人新加坡人,你我都有这本性,只不过换了种歧视方式。你有没有地域歧视是什么东西什么货色我没兴趣了解,没有就没有吧,反正我没单指这个地域。

“人家一家7个小孩生活条件比较差,没有补习等等”。。。啧啧,你认识他们?你替他们写故事?我看到是这些小孩都没去上学,不是什么补习。看明白了再引用。

我对事不对人,关你是中国人新加坡人是人是狗,我看不惯了,就骂。


点评

“我看不惯了,就骂”,说得好,真切!不可能断章取义了--典型泼妇行径。不过,你是个男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30-3-2012 21:24

poly毕业 LV4

发表于 30-3-2012 19: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马旅行社 发表于 30-3-2012 11:52
别人都可以骂我,哈哈,但家里的佣人和官家一定要称呼我:"夫人",否则明天叫她滚蛋 ...

真看不惯你这种人。吹嘘自己住公寓有私家车,家里有佣人和管家。。吹嘘这些有意思吗?。实际上却是住组屋,还要出租部分房间分担房租。还要在网上卖一些自己孩子用不着的东西。真像你自己说的那么有钱用的着吗?。自己活在自己编制的小圈圈里,有意思吗?。怎么那么不待见你这样的人。

点评

真汗啊!原来是妄想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30-3-2012 22:58
老文礼陈小姐?有意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30-3-2012 20:45

waittt LV8

发表于 30-3-2012 20: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了千万别窝里斗,给外人看笑话

这里虽然情况不同,有的已经换了公民,有的很享受pr,有的可能还为PR努力,但好歹大部分都是国内跑过来的,共通的东西很多,不支持自己人反而自己先打起来,可就真没希望了

点评

那是以前的事情了,现在提倡和谐讨论共同发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30-3-2012 20:58
在论坛,这种火贴到最后都这样,后面演变成两三人的骂战,斑竹锁贴,落闸放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30-3-2012 20:37

MORFULY LV11

发表于 30-3-2012 20:36: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人家singaporean多么团结,我们真该学学她们那种精神。中国政府也应该好好学学别人是如何维护自家公民权利的。希望祖国强大,我们就不用流落异乡,暗自神伤。

点评

我们就不用流落异乡, 同感! 梦想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30-3-2012 21:00

lainm LV15

发表于 30-3-2012 20: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冏冏有神 发表于 30-3-2012 18:23
嗯?断章取义的找茬来了?

我的原话是回 322 楼的:歧视别人是华人的传统。大到地域种族文化,小到身边 ...

你牛就去新加坡人的论坛用英文骂去吧,在这里装大尾巴狼有什么用?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只哈士奇?

lainm LV15

发表于 30-3-2012 20: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inm 于 30-3-2012 20:58 编辑
waittt 发表于 30-3-2012 20:21
好了千万别窝里斗,给外人看笑话

这里虽然情况不同,有的已经换了公民,有的很享受pr,有的可能还为PR努力 ...

怕啥笑话?有些人不是说给新加坡人怎么骂都没关系的吗?还怕被自己同胞说两句?(我倒希望他们不是同胞,是入了籍的来这儿“煽风点火”的)

魅力S射 LV12

发表于 30-3-2012 20: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排档 发表于 30-3-2012 17:35
代数后来必须要用的,不然PSLE的时候,画图的方法就不好使了。只有在6年级的时候才让他们学,否则,拔苗 ...

看见大家为小孩该不该上名小学而争论,初为人父也开始担心.在做功课中,发现篇文章不错,转来和大家风享.

    我在德国弗赖堡大学做学术访问期间,住在湖边的一套公寓里。离公寓不远,有一个小沙坪,里面有一些儿童玩耍的设施。每次经过这个地方,总会看到三四个小孩在沙坪里面玩耍。旁边站着一位女士,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孩子,即使孩子满脸的泥沙,衣服上到处是沙子,但她并不干涉。一起散步的另一位中国同事不由自主地感叹:“老杨,你看这些孩子脸上好阳光,这在国内孩子的脸上几乎很难见到。”对此我也深有同感。我女儿所在的学校是北京最好的小学之一,尽管她才8岁,但说话和脸上的表情已经和成人没有多大差别。尽管孩子的妈妈感到很满意,但我却有些难过。
湖四周是宽阔的大草坪,不过还有些树木可以遮荫。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草坪上有人在打排球、网球、羽毛球, 也有人在踢足球。有的人则在草地上铺上布,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不知道是有一搭无一搭的聊天还是只想晒晒太阳,有的则在烧烤。
我习惯坐在咖啡馆的凉棚下观察草坪上的人,其中一幕至今难以忘怀:在离我不远处有一家子在踢足球:丈夫、妻子、大男孩和小男孩(大约四五岁的样子)。这四个人分成两组:一组是丈夫和小男孩,另外一组是妻子和大男孩。虽然被分为两对,实际上是丈夫和两个男孩在玩,妻子只是在一边有一搭无一搭地踢上一脚,并不上去争抢,但眼睛从来没有离开丈夫和两个孩子。父亲把球传递给小儿子,大儿子上前去抢球。父亲担心踢伤大儿子,所以动作很轻,有时故意出现失误,让大儿子把球抢到。小儿子比较勇猛,但球技不精,见哥哥跑来,远远就把球传给父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孩子玩耍的劲头十足,脸上表情灿烂。
出于好奇心我走过去和这一家子聊天。男士告诉我,两个孩子都在上幼儿园,周末带他们出来玩。我问:“你们不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这位男士用不解的表情看着我:“参加什么学习班?”我说:“比如跳舞、体操、绘画、钢琴、外语、奥数之类的,我女儿在幼儿园期间,除了奥数,几乎把所有的课程都学了。”男士回答:“我们这里,学前教育是被禁止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不允许教授专业知识,社会上也没有类似的培训班。”
不该过度开发孩子智力 原以为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个星期后我再次去见老师,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师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似乎我像来自外星的人一样。”老师进而解释,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尽管如此,我对德国禁止学前教育的做法还是不太理解。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德国的教育人士,他们让我找《基本法》来看看。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即宪法),我大吃一惊。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
我还是不明白德国宪法为何这样规定,只好再请教有关的教育专家。他们告诉我,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二、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三、培养孩子的情商,特别是领导力。
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后来查了一下欧洲有关国家的情况才发现他们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例如匈牙利立法规定:严格禁止教授幼儿园期间的孩子学习写作、阅读、计算等。幼儿园的教育是免费的。(Ungarn: Es ist strengstens verboten in diesem Jahr den Kindern Schreiben, Lesen, Rechnen, usw. beizubringen. Die pädagogische Arbeit der Kindergärten ist kostenlos).
学前教育破坏想象力 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人们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
难道这是种族的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让我们重新审视德国的教育,看看他们的做法是否值得我们借鉴。同时也希望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别沾沾自喜,因为今天所做的事情,其实是毁了中国的一代又一代。

newrite LV9

发表于 30-3-2012 21: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
----
德国人的 PHD 据说可能是全世界最难拿到的, 所以他们能出牛人

点评

国内的高校要是遇到垃圾教授,拖你个七八年毕不了业,phd更难拿到,但是又有啥用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30-3-2012 21:17

fkk01 LV9

发表于 30-3-2012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魅力S射 发表于 30-3-2012 20:59
看见大家为小孩该不该上名小学而争论,初为人父也开始担心.在做功课中,发现篇文章不错,转来和大家风享.

  ...

我个人的看法和这个观点不谋而合。中国的孩子是中小学看似领先,到了大学基本平庸,接下去就被欧美的远远甩在一边了。

国内教育部的人脑子被驴踢了瞎搞,这边教育部的人难道也是这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