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379 个

fkk01 LV9

发表于 30-3-2012 21: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国内和这里的中小学教育就和国内足球青少年足球比赛一个毛病,虚报年龄以大打小。

青少年足球中,年纪大两岁优势就很大,那些不虚报年龄的孩子即使天份更高,但是也踢不过年纪大的孩子,就会被无情的淘汰掉,而这些虚报年龄者其实水平很一般,到了成年队就远远落后与其他国家的选手。

教育中的虚报年龄就是提前灌输知识,相当于百米赛跑中偷跑!在这种情况下,提前接受教育的孩子有可能暂时比天份更高的孩子跑得更快一些,这其实就是一种逆淘汰。

点评

+1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4-2012 21:37

魅力S射 LV12

发表于 30-3-2012 21: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newrite 发表于 30-3-2012 21:03
--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 ...

德国社会只承认德国大学的博士文凭.如果你是其他国家的,也不能在德国随便说:我是博士.弄不好还要吃官司.

冏冏有神 LV17

发表于 30-3-2012 21:19: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冏冏有神 于 30-3-2012 21:23 编辑
lainm 发表于 30-3-2012 20:53
你牛就去新加坡人的论坛用英文骂去吧,在这里装大尾巴狼有什么用?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只哈士奇?
...


我是来教你个乖,家狗别一跑到外面就把自己当成狼了,撵鸡惹猪惹是生非的,一不留神就让人给崩了。

点评

呵呵,我说中了,难怪您只能窝里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30-3-2012 21:23
两位同志,和气生财嘛,团结一心对外吧,别自己人争来争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30-3-2012 21:22

lainm LV15

发表于 30-3-2012 21: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魅力S射 发表于 30-3-2012 21:17
德国社会只承认德国大学的博士文凭.如果你是其他国家的,也不能在德国随便说:我是博士.弄不好还要吃官司.
...

这就是道听途说了吧。
什么美国英国法国瑞士的博士在德国多了,哪有不被承认的。
但是德国社会确实对博士很尊敬,如果对一个有博士头衔的人不喊Doktor,而只称Herr,那是非常不尊重的。
吃官司?我是不知道,算我孤陋寡闻。

lainm LV15

发表于 30-3-2012 21: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fkk01 发表于 30-3-2012 21:09
我个人的看法和这个观点不谋而合。中国的孩子是中小学看似领先,到了大学基本平庸,接下去就被欧美的远远 ...

中国大学是有很大问题。
第一是有很多时间浪费在马列毛概邓论等政治洗脑上。
第二是专业在高考后就定了,很多高中生根本不知道到了大学自己最喜欢和最擅长什么,只能选录取分高的热门的专业。
但我还是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最好的(之一),特别对于一个普通的孩子来说。

大排档 LV6

发表于 30-3-2012 21: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魅力S射 发表于 30-3-2012 20:59
看见大家为小孩该不该上名小学而争论,初为人父也开始担心.在做功课中,发现篇文章不错,转来和大家风享.

  ...

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难道这是种族的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让我们重新审视德国的教育,看看他们的做法是否值得我们借鉴。同时也希望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别沾沾自喜,因为今天所做的事情,其实是毁了中国的一代又一代。
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是种族的问题了。其他60亿都不咋的。比如犹太人,你要让他做生意,,,

德国或者西方在科学方面的进步,不用看现在。往回看500年,中国在干什么,人家在干什么?科学,不是靠聪明即可,好多因素

还有,中国教育是当官 - - 齐身治国平天下。天下的魅力太大了。西方自由社会,国家(天下)的魅力不大。前几天那位郑永年就在那儿指出这个问题


fkk01 LV9

发表于 30-3-2012 21: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lainm 发表于 30-3-2012 21:28
中国大学是有很大问题。
第一是有很多时间浪费在马列毛概邓论等政治洗脑上。
第二是专业在高考后就定了, ...

要看你的目标是什么了,如果希望孩子将来出来做一个中规中矩的工程师,医生,律师等等的专业人才,那中国的基础教育也算是合格的,尽管很摧残人性。

但是这种教育体制已经把天才抹杀了,这就是为啥出不了大师的原因。

我相信新加坡教育部门并非愚不可及看不到这一点,之所以采取和中国类似的基础教育,应该是追求目标就是培养足够数量的中规中矩的专业人才即可,不需要大师。

fkk01 LV9

发表于 30-3-2012 21: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排档 发表于 30-3-2012 21:37
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是种族的问题了。其他60亿都不咋的。比如犹太人,你要让他做生意,,,
德国或者西 ...

部分同意你的观点。

据统计,在非洲,白人撤走时间越晚的国家现在经济越发达,换句话说,越早实现了“民族独立”的国家现在混的越糟糕。

但是黄种人应该没有这个问题,诺贝尔奖中的海外华人就已经说明这个问题。

lainm LV15

发表于 30-3-2012 21: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fkk01 发表于 30-3-2012 21:39
要看你的目标是什么了,如果希望孩子将来出来做一个中规中矩的工程师,医生,律师等等的专业人才,那中国 ...

问题是大师能有多少?先不说有那智力的人就不一定多,就算都能做大师的话,能吃饱饭?
人家德国人,瑞士人,美国人也好,做学术的都是处于兴趣。像德国和瑞士,不想做学术的,只想学门技术以后进公司打工赚钱的,都不会去Universität,而是选择去Fachhochshule,就是我们说的“技术学校”。在中国行吗?大学生都那么多找不到工作的,你家孩子如果只读个技校,出来后能干吗?
这些国家孩子出生就有一把silver spoon,国家一辈子养着,所以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做想做的事情,想当大师的都去读个PhD啥的。我们国家的呢?都是家里贫困的去读,拿了奖学金才去读,靠寒窗苦读出人头地。很多发现实在不适合自己读不下去的,毕业后就业有压力的,或者结婚成家了要撑起一个家有经济压力的,都转身去了企业,一句话都是钱闹的。
如果你能给中国孩子们发个几万亿(前提是不被政府和官员贪掉),告诉他们读什么都给奖学金,衣食无忧,等上个十年二十年,你再看看中国大师多还是德国的多?

fkk01 LV9

发表于 30-3-2012 22: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lainm 发表于 30-3-2012 21:55
问题是大师能有多少?先不说有那智力的人就不一定多,就算都能做大师的话,能吃饱饭?
人家德国人,瑞士 ...

同意你的观点。

欧美国家先天性人均资源就多,生存压力不大,所以读书更多的是兴趣,越是出于兴趣越能搞出名堂来。

亚洲国家多数都是人多地少,生存压力巨大,为了生存就必须从小拼这个拼那个的,把书读出来就已经精疲力竭了,还能出大师那才是怪事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